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田芳伯同余南旋至淮上别(芳伯失职,久客京师,乡人传为死矣。) 明末清初 · 施闰章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学馀诗集卷之二十四
千里同袍子,分为行路人。
乡书断京国,旅食老风尘。
身在妻孥哭,途穷僮仆嗔。
君过漂母,拜手荐江
降授中大夫吴兴郡开国公食邑二千五百户食实封四百户赐紫金鱼袋钱象祖可依前官特授知绍兴军府事兼管内劝农使两浙东路安抚使马步都总管填见阙封食实封赐如故诰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一五、《后乐集》卷二
朕注意东藩,妙选贤牧。
一日去良弼,已渴想于仪刑;
十国以为连,兹式隆于屏翰。
趣颁命綍,庸示眷怀。
具官某厚德镇浮,闳材经远。
山河带砺,世藏盟府之勋;
鼎铉谋谟,业绍祖风之懿。
素守确然于金石,见几炳若于蓍龟。
亶惟文武之兼资,尽付枢衡之二柄。
夙夜勤疆而竭节,士马储斥而备谙。
和羹尔惟盐梅,方赖同心而辅政;
美疢不如药石,益知逆耳之为忠。
朕昭揭大公,肆畴夙望。
自今我其立政,尚克询猷;
乃心罔不在王,俾之自近。
其起长沙之谪,往怀会稽之章。
矧先正保釐,犹想棠阴之旧;
而家山属迩,何殊昼绣之荣。
宜循填抚之馀规,亟奏中和之最课。
噫,丙夜思治民之本,暂烦分陕之行;
衮衣使我公之归,宁俟期年之久!
祗膺茂渥,勿替初心。
可。
钱象祖辞免兴复元依旧知绍兴府不允诏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一六、《后乐集》卷三
敕:具悉。
黄霸颍川,尝贬秩八百石。
久之,宣帝长者,为下诏褒扬,复秩中二千石,所以重师帅之任而风示天下也。
矧卿夙居邻辅,起镇东藩,十连资屏翰之勋,千里徯中和之政,傥微文之是徇,非崇秩之尽还,则恩礼未昭,吏民安仰?
岂称朕礼貌大臣之意乎!
亟祗茂恩,毋事多逊。
所辞宜不允。
钱象祖辞免参知政事不允诏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一六、《后乐集》卷三
敕:具悉。
古有格言,共政其惟图旧;
时方多事,强本斯可折冲。
卿德钜才全,器闳识远。
身历三朝之久,望参诸老之间。
自陟进于枢衡,益具瞻于岩石。
比颁召节,入侍经帏,屡陈造膝之嘉猷,莫匪济时之急务。
与其养恬祠馆,以奉清閒之燕;
孰若密裨庙论,以究图回之勋。
爰考师虞,复陪鼎席
宋庠之于庆历,公著之在元丰,皆以宣力四方,再登两社,迄臻大用,俱为名臣。
朕之遇卿,抑何异此?
其殚素蕴,勿徇冲怀。
所辞宜不允。
钱象祖辞免召赴行在不允诏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一六、《后乐集》卷三
敕:具悉。
朕思靖边氛,兴怀旧弼,卿精忠体国,沈虑识时,召自辅藩,倚摅贤蕴。
矧浙河之东密迩王室,谓宜朝受命而夕引道,胡为上章,以疾来谂?
惟吾股肱之望,义均戚休。
毋徇一身出处之私,勉副公朝图任之切。
正兹渴想,其略撝辞。
所辞宜不允。
依已降指挥,疾速赴行在,不得再有陈请。
钱象祖再辞免参知政事不允诏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一六、《后乐集》卷三
省表具悉。
人君虚己任贤,惟推诚而相与;
贤者得时行道,岂辞位以为高?
卿出入三朝,险夷一节。
曩因去国,每兴当馈之怀;
旋起殿藩,即下趣归之诏。
众方想闻其风采,朕尤喜见于仪刑。
自聆启沃之规,深识忠诚之蕴。
属政涂之虚位,畴物望以登庸。
夫思之至故用之为不轻,信之笃故待之为无间。
厥今北敌虽求和,而备禦不可以暂弛;
西陲虽耆定,而控御宜急于良图。
所当惜日而有为,庶赖同心而共济。
深谋远虑,方与卿等勉之
曲谨小廉,顾岂朕所望者?
所辞宜不允,仍断来章。
钱象祖辞免再知绍兴府不允诏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一六、《后乐集》卷三
敕:具悉。
朕惟旧弼实心腹之臣,辅甸乃股肱之郡。
方起贤而自近,矧谋帅之维难。
卿久践政涂,亶为民望
绸缪万务,具殚夙夜之勤;
翌赞远图,隐若深长之虑。
粤从去国,每切兴怀。
兹稽舆论以赐环,亟俾东藩而制阃
徒得君重,庶期忧顾之宽;
其沃朕心,式示来归之渐。
成命胡稽于俟驾,冲襟尚执于循墙。
宜体国事之重轻,勿泥身谋之出处。
其蠲巽牍,以对茂恩。
所辞宜不允,不得再有陈请。
钱象祖祠禄不允诏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一六、《后乐集》卷三
敕:具悉。
卿环望宏材,为时柱石,深谋远虑,为国蓍龟。
起之辅藩,规以自近。
宽大平和之政,七郡之民安之。
缅想棠阴,益彰世德。
矧神明之方壮,奚疾恙之能侵?
胡为抗疏之闻,遽动赋归之兴?
河东吾股肱郡,端赖于分忧;
望之古社稷臣,岂忘于图旧。
勉腾治最,难徇冲襟。
所请宜不允。
两浙东路安抚使钱象祖腊药敕书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一八、《后乐集》卷五
敕:卿望高两社,任重十连。
属冰雪之萧辰,睇蓬莱而注想。
宜颁良剂,加卫冲襟。
钱象祖断章批答口宣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一九
有敕:朕畴望经帷,登贤政路,士喜端人之复用,民欣旧德之来归。
其勉罄于谋猷,勿过形于逊避(《后乐集》卷五。)
钱:原无。
考《宋史·宰辅表》,钱象祖开禧三年四月参知政事,当即本文所谓「登贤政路」,且其时正当卫泾掌制之日,据补。
赐前参知政事钱象祖到阙传宣抚问并赐银合茶药口宣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一九、《后乐集》卷五
有敕:朕渴思旧弼,召自东藩,三节延伫于疾驱,一苇喜聆于利涉。
迎加郊劳,宠锡奁珍。
闻陈无却辞钱丞相道堂 南宋 · 释居简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挂堂钱了不求馀,熟处工夫放得疏。
逐客未行丞相令,绝交先作孔方书。
富非贫乐人皆笑,去似留轻絮不如。
采采蕨薇歌日暮,也胜弹铗叹无鱼。
代贺钱丞相 南宋 · 程珌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八三、《洺水集》卷二○
中兴而来,命相不知其几;
名臣之选,阅史寔难其人。
亶思如公,亡愧于古。
昔在乙卯之岁,始有奸夫之萌。
昧冒匪材,陨粤败任。
万事方虞于堤溃,片言复动于兵端。
百年扶持,一朝破坏,外滋敌侮,内失人心。
边州之痛毒方深,沔水之痈疽继作。
人起冲冠之愤,势如累卵之危。
󲦤绅畏缩而不言,草茅激烈而无补。
惟国家涵濡之久,何忠义摧落之微,坐阅十年,曾无异议。
颇忆往岁,尝谕以书,谓来契丹之兵,皆以延广之故。
彼闻甚怒,某视若无。
忽起公来,殆由天意。
某自幕府之既罢,会考秩之亦登,解绶秣陵,假涂京口
适张公之护将,借幅纸以为容,拜光仪于再见之间,听论议于数言之下。
汎及兵中之梗槩,仍叩淮壖之琐详。
谆谆忧国之词,恳恳济时之意。
思所见之人无如公者,退却以所闻诵之诸公。
已而某参选亟归,阅日未久,果闻伟事,寔出明公
不烦神矛,已授俘首。
裔戎胆落,始知朝廷之有人;
薄海风驰,但见阎闾之起舞。
允念此举,足垂方来。
某官气劲而色和,仁温而义厉,有文章而又听规谏,素富贵而实处贫贱。
故能谈笑之馀,遂成勋业之茂。
然天下尚有当为之事,而君子每贵图终之功。
顾能言者未必得行之,可以行者恐不得闻也。
某宿有经营之志,中多龃龉之谋。
百一未酬,五十将至,发萧萧而渐白,心炯炯以徒丹。
望我公之有成,匪仞墙之私庆。
盖功名一念,谁独无也;
而君臣大义,如何废之?
丙寅之秋,下荐举之诏,滥与五人之表,尝控一日之私。
昔固叹知音不遇焉,今能握造化者谁也。
傥有士而不用,公宁拊髀于他时;
因献言而自媒,某则汗颜于今日。
钱丞相奏劄 南宋 · 刘宰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二○、《漫塘集》卷一三
臣以非才,世受国恩,再陪政路。
兹又叨承乏使,躐登次辅
揣分度德,震惧靡宁。
累上封章,丐归田里,方命罪大,猥矜容。
天威所临,其敢喋喋,而职事所在,有不得不先为陛下言者。
国家萃几务于中书,而总之以二三大臣,此其任甚重,其责甚专。
昨自憸人弄权,率意妄作,政令之施设,始有不由中书
人才之用舍,始有不由廊庙。
予夺失当,措置乖方。
迄至年来,毒流华夏。
陛下圣明,虽深惩已事之失,而禁廷深远,犹恐狃前日之习,谓为常事。
故臣愿陛下自今以始,凡举一事,凡用一人,若大若小,若内若外,必与臣等公议而公行之。
凡特旨内降,一切不出;
或犹有蹈常袭故者,容臣执奏,一切不行。
庶几国是不摇,倖门不启。
或臣等议有未尽,行有未当,给舍得以缴驳,台谏得以纠正,必无偏党,上累圣知。
此臣所以不得不先为陛下言者一也。
比者憸党既除,朝廷虚位,一时迁转不一,正自不得不尔。
今小大之臣员数略备,远外人物收召方来,若犹更易不时,不惟职业废堕,贤路充塞,亦恐播之天下,不知朝廷擢用率本才能,但谓名器冒滥有加前日,终无以作新耳目,兴起事功,徒使方来者无所可容,已废者得以藉口。
故臣愿陛下自今以始,专以职业厉群工,期年之内,非有功不迁,非有缺不补,庶几大小之臣各以职业自勉,不以茍且存心,内治修明,外忧可弭。
此臣所不得不先为陛下言者二也。
凡是二者,皆臣常职,而臣言若此,盖中书失职已十有三年,若非预此奏陈,异时求倖进而无门,欲速化而无策者,必且以怙势专权间臣于陛下,陛下左右亦且以人主不得自由之言證成之
方是时,臣虽欲自辩,有不可得,故不得不先为陛下言之。
陛下以臣言可行,则乞以臣此章诞告中外,俾皆精白一心,以待朝廷之公选。
臣虽至愚,犹能勉策疲驽,图报万一。
不然,所谓具臣尔。
具臣去留,宁计重轻?
愿陛下毋俾臣留,全臣之去,臣不胜至愿。
取进止。
钱丞相论罢漕试太学补试劄子 南宋 · 刘宰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二一、《漫塘集》卷一三
游士之聚于都城,散于四方,其初惟以乡举员窄,经营漕牒,夤缘京庠补试太学为名。
积而久之,来者日众,其徒实繁,而又迫于饥寒,诱于声色,始有并缘亲故,以求狱讼之关节者,而狱讼始不得其平;
有事缙绅之唇吻者,而毁誉始不得其真;
有为场屋之道地者,而去取始不得其实。
其甚也,挟众负气,以取必于朝廷,而朝廷之势日轻。
大率富人之丽于狱,负者求胜,刑者求贷,死者求生,无辜者则欲其陷于罪。
而理不可行也,游士则为之文致,为之游谈,为之请托,为之行赂。
或藉权势以劫攘,或与胥吏相表里,不直于宪则转而漕,不理于部则伸于台。
以省寺为常行,以伏阙为常事。
千变万化,必欲获所求而后已。
所谓狱讼不得其平者此也。
朝廷耳目之寄,外则付之监司郡守,内则付之给舍台谏。
监司郡守不能尽知一路一州之事,给舍台谏不能知天下之事也,则有采访焉,有风闻焉。
游士知其然也,于是择其厚己者则多方延誉,违己者则公肆诋訾。
或形之书疏,或形之歌咏,或述之短卷。
为耳目之官者幸其然也,招徕之,诱进之,采用之,或又畏惮而弥缝之。
递递相承,贤否易位,所谓毁誉不得其真者此也。
往者场屋之弊惟铨试,其后也补试亦弊,今则省试、御试无一不弊矣。
弊者一曰冒名入试,二曰同场传义,三曰换易卷头,四曰计属暗号,五曰计会分房
五者之中,如换易卷头,计会分房,若非游士所得为,而非游士与吏辈平时往来心腹相孚,亦未有能相通者。
方秦氏当国,私其亲党,场屋盖尝弊矣,至更化而尽革。
今则更化之后,万事维新,惟场屋不与焉。
传闻省场之中,以试卷字画同异驳放者数人,其后夤缘覆试,而一人者不至,岂无其故,而上下含护,不复稽考。
特科之就御试,行赂者皆不在末等。
此其弊已久,而今举尤甚。
远方孤寒,至有通榜无名者(传闻榜中无名者二人,其一镇江汤泳。)
铨试之冒滥,抑又甚焉,盖有专一坐铺议价者。
入试之前,凡往投托,无不取效。
虽不通文墨之士,亦可窜名高等,而场屋之去取滥矣。
朝廷政令所出,处置一定,公议无愧,人言何恤,而年来事无巨细,求者从,欲者得。
有如嘉兴免解之事,上庠混补之事,朝廷深知其不可行而不敢固拒。
盖游士率敛钱物入己,志在必行,百十为群,遍走朝路。
或谤詈以胁制,或佞媚以乞怜,或俯仰拜跪以祈哀。
朝廷顾惜大体,重失众心,俛而从之,以幸无事,而朝廷之势轻矣。
夫朝廷之势轻,则缓急之际必有令之不行、作之不应者,甚可惧也。
故尝为今之计,莫若散游士,而散之之道有二,一曰罢漕司之牒而增解额,二曰罢太学之补试而用乡贡。
今之牒试凡曰避亲、曰随侍、曰门客,鲜非伪冒者,而贩鬻者居其半。
士大夫皆知之而不忍绝之者,正以解额不均之故,故莫若罢漕台之牒试而增其额于诸州,取开禧三年诸州所申终场人为准(果欲行此,宜密而速。),每三百人取一人。
顾今天下士子多而解额窄者,莫甚于温、福二州,且如福州终场万八千人,合解九十名,旧额五十四名,与增三十六名。
温州终场八千人,合解四十名,旧额十七名,与增二十三名。
他州准此。
人多额窄则增之,人少额宽则仍之,度所增不过数州而已。
自温、福之外,所增不过三数人。
通诸州所增之数,不过诸路漕司所罢之数,而士子之周流四方以营牒试者息矣。
今诸州学田日增,学舍日葺,而乡校之去取无与于升沉,士子之去来无关于进取,往往有志者鲜入其间;
太学补试取一日之长,亦无以得州里之良士。
故莫若罢太学之补试而取其人于乡贡,取开禧三年诸州终场人为准,每千人贡一人。
温、福二州向来解额太窄,出游者众,非他郡比。
今聚而归之,恐人数骤多,则于终场合贡人数外,特增一半,谓如福州终场万八千人合取八名,与更增九名。
温州终场八千人合取八名,与更增四名。
每州以一千人为准。
若及五千人以上,则间举多贡一名,不及千人则许间举贡一名,不及三伯人者免贡。
其合贡人数并取于月书季考,而或殿或罚并依学令,必求其行艺无玷者。
前期上其名于太学,至省试之后,太学缺员之时,帘引参学。
其远方不愿参学者与免文解一次。
已贡入学而帘引不中,或帘引已中,一年之内无坐学月日者,罪及教授
而所贡得人者,教授亦与升擢。
如此则太学所取皆乡里所推之人,乡校所养有登名太学之渐,乡校之教养不虚设,太学之所取皆实材,而士之宿留都城以营补试者息矣。
或以诸州教官未尽得人,嫌其徇私愚懵,则教官学官之储也,安有为学官则可信,为教官则可疑哉?
向之乡校既已无与于士之升沉,私意容或有之。
今士子之升沉系焉,小有私意,谤议生矣,况取士之当否,复有陟罚行其间乎?
愚知自今以往,乡里之士皆自爱而重犯法,郡之教授有所畏慕,亦皆以职业自厉,不过三二年间,游士各反其乡,场屋可清,朝廷可重,争讼可省,风俗可厚矣。
钱丞相 南宋 · 刘宰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三四、《漫塘集》卷一六、《启隽类函》卷二三、《宋四六选》卷二○
荐申巽命,遂冠鼎司
内阳外阴,方天地交泰之日;
视始正本,属明圣厉精之初。
人物会同,君臣契合,欣然有喜,遍于含生。
某官先见烱如蓍龟,忠诚贯于金石,堂堂不挠,休休有容。
王恢信马邑人之谋,独安国之异议;
及延赏恃尚约赞之约,惟柳浑之深忧。
行藏在我以何常,轻重于时而有系。
擢从经幄,载上政涂。
惟时憸人,汩我成宪。
乾旋坤转,聿严堂陛之分;
雷动风行,尽出规模之素。
然且虚一心而接下,酌群言而用中。
缁衣美武公兮,已有光于世德;
国相司马矣,宜遂息于多虞。
不胜爱助之私,妄议急先之务。
东宫国本,中书化原。
左右未纯乎正人,则国本未安;
政令犹出于多门,则化原犹紊。
千万世无疆之计,宜审于今;
十三年已失之权,盍还其旧。
或解弦之未易,则脱屣以遄归。
使海内知富贵非所容心,人主知爵禄不足骄士。
庶进则尽职,若子厚之传梓人;
而退则保身,合周诗之美山甫
不然事多掣肘,动辄违心。
管仲得君,徒云专久;
晋公立节,枉用浮沈。
某看镜自惭,著鞭非愿。
拟脱牢盆之役,忙求岳麓之祠。
不得于心得于言,敢上欺于崇听;
弗与其退与其进,将有累于至公。
拜手陈情,翘首俟命。
榆枋弱羽,虽绝望于云霄;
岩壑孤根,仍宥沾于雨露。
乞窜责钱象祖开禧二年三月 南宋 · 邓友龙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六九、《宋宰辅编年录》卷二○
方陛下委任元臣,相与倡大义以正人心,而象祖进则面谀,退则腹非,甚至语人曰:「上意不以为然」。
象祖参预大政,把握本兵二年于兹,乃始辨论以为不可,何耶?
乞将与郡指挥寝免,重赐窜责。
钱象祖右丞相枢密使开禧三年十二月二十日辛酉 南宋 · 宋宁宗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二、《宋宰辅编年录》卷二○、《永乐大典》卷一二九七一
(此上原缺七十八字)易辙改弦,愈信姚崇应变之妙。
乃赞建储之盛典,乃审和戎之良图。
平心以公人物之权衡,饬身以肃朝廷之纲纪。
更张甫尔,成画灿然。
固知专任以秉均,其可尚虚于宅揆?
虽功名之际,谦虚知出于至诚;
平治其谁,推择难违于众望。
兹特迁于次辅,仍晋掌于中枢
稽诸陟文,加以峻秩。
并衍户封之入,丕昭眷宠之隆。
于戏!
论一相而百吏乡方,讵敢轻于图任;
安中国而四夷自服,其益懋于弥纶。
于以张道德之威,于以收仁义之效。
勉膺重寄,深体至怀。
钱象祖左丞相嘉定元年十月 南宋 · 陈晦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宋宰辅编年录》卷二○
冢宰佐王邦国,总六职以居中;
上相颛面正朝,冠三台而垂耀。
眷予次辅,时乃世臣。
既丕迪于鸿勋,宜进持于魁柄。
诞扬制綍,敷告廷绅。
具官钱象祖简靖而粹和,沉深而肃乂。
学穷阃奥,非先王之道不行;
才懋经纶,以天下之重自任。
早践疑丞之列,深图社稷之安。
属奸孽之弄权,幸边臣而启衅。
伊吾之北,争为马武之大言;
伐辽水之东,独有遂良之力谏。
身虽罹于谗口,忠实简于朕心。
逮趣召以遄归,益服劳而匪懈。
密裨刚断,讫除共鲧之凶;
明辨正邪,尽剪伾文之党。
威柄复收于王室,耆英毕萃于朝廷。
若时共政之图,已见厥功之茂。
肆畴重望,俾斡洪钧。
平心以酌国论之是非,虚己以酌人才之黜陟。
定东储之位,匕鬯有归;
缔朔漠之盟,甲兵尽洗。
得持美效君之体,有正容悟物之风。
用能期月之间,尽革积年之弊。
兹登庸于左揆,仍领使中枢
翼我元良,升亚维师之重;
跻时显秩,特超赐位之崇。
几度越于常彝,示益隆于眷注。
申陪多邑,并衍真畬。
疏宠既优,仰成罙切。
朕方厉精而图治,更化以宜民
和好虽修,敢忘备豫之政,流离甫定,冀闻安集之期。
公私欲底于阜丰,风俗思还于醇厚。
溯厥本原之地,端由鼎轴之司。
惟竭诚尽瘁可以济多艰,惟爱日惜时可以建长策。
庶汔臻于康乂,用永保于安强。
于戏!
尹、汤一德以享天,斯膺眷佑之命:丙、魏同心而辅政,迄底中兴之功。
朕方怀兢畏之诚,尔亦有寅恭之助。
勉收已成之效,益笃无疆之休。
钱左相 宋 · 李廷忠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五五、《橘山四六》卷一三
大廷涣汗,上宰颛朝。
左揆求人,几十年于此矣;
中枢置使,得一贤乃兼之。
复举庆元之洪仪,远酌建隆之懿典。
加崇鼎职,有赫岩瞻
恭惟某官龙章而虎文,金气而玉色,胄出五王之阀阅,学探百圣之渊源。
言人之所未尝言,而先见之智明
为人之所不能为,而自任之道重。
登我近辅,属时多虞,历观古今,深识治乱。
谓孙弘、石庆之谦谨而无救于穷兵之主,谓李固、杜乔之悻直而莫制其跋扈之臣。
爰奋孤忠,不为苟合。
上书而谏征伐,切乎忧国之心;
建议而诛奸雄,伟矣立朝之节。
收威柄而归之上,挈神器以置诸安。
舜举皋而远不仁,宜居帝右;
尹暨汤而咸有德,允合天心。
一纲既张,百度以正。
元良为保邦之本,召故老为共政之图。
黑山之柝,苞青海之戈,务修明于内治;
散鹿台之财,发钜桥之,用安集于遗黎。
欢、郓之田既归,辽、夏之人率服。
如斯绩效,悉自吁谟。
靡踰期祀之间,遂正元台之拜。
虽南北一家之混合,必东西二府之对开。
兵本不移,皇灵益振。
仍以维垣之亚,从吾贰极之游。
望隆而位必尊,才全而任亦大。
经纶素定,观听聿新。
帅百吏宿道而向方,佐一王励精而更始。
文事武事,交修于无事之日;
正人邪人,明辩于用人之时。
持公灭私,循名责实。
上以律八风之序,下而宅九土之心。
允资燮正之功,益迓熙平之业。
王沂公居首铉者一纪,未云岁月之多;
文潞公作重镇于三朝,要同社稷之久。
某谬分蒲璧,仰托鸿钧,聆册命之殊常,倍舆情而滋喜。
相门有相,将门有将,信能增大于前人;
士馆待士,贤馆待贤,亦必垂怜于旧物。
慺慺虔系,㗲㗲难宣。